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周晓晖:电驱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汽车网(www.powasolar.com)专业汽车网站
核心提示: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现场嘉宾演讲实录,敬请关注!

为更好地推动全球范围的跨界协同,理清出行公司、汽车公司、城市等各个主体在未来出行生态中的角色,讨论未来出行方式、出行科技、交通结构、交通战略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整个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组织举办2019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以推动出行生态变革、转型创新和国际协同,迎接出行革命。以下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周晓晖演讲内容实录:

电池,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

感谢百人会提供这样的机会。我原来在一汽也干过,对电池比较感兴趣,新能源发展在电池领域在整个产业链上汽车的产业链上是闯出自己一条路。传统零件产业链来说都进入全球的产业生态比较难,但是电池走下去,我们电极和电驱动系统能不能也走出这条路,这个事情的确是一个问题,特别跟上游有关系,电池我听了很多,上游理论方面的突破很多,感触颇深。

汇报其实也是一样,回顾、盘点、还有技术还有行业的展望。我们跟主机厂的立脚点不一样,我们主要是立足于电力电子,供应商的角色。

市场这块可以很快过,大家也都比较清楚,从去年到今年特别说今年开始巨大的变化,给大家一个很大的冲击。现在看9月份这个情况也不是很乐观,但是一般说年尾都有一个翘尾,看看年尾翘尾到底能什么样子。现在看从我们接触的客户和我们看的情况的确发生了变化,这是市场结构的变化。简单说就是车也越来越大,从2017年看是A00级车,到今年普遍都是A级车。另外一个燃料结构或者是车型类别来说,PHEV明显开始往上走,昨天听上海新能源车信息数据,上海PHEV达到70%的份额,上海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可以把上海跟北京做一个两极对比,在我们看来可能未来结构会有一些变化。不管怎么样,不管纯电动还是插电式PHEV,甚至说现在燃料电池车也有插电化的现象。

从新能源电控电机的装机量来看,从今年的数据看,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集中度我们可以这么分析,基本上还是有了一定集中度,特别说比亚迪去掉,这么来看,市场的玩家还是比较多,总体来源看,国内干电驱动去年200多家,我们想今年到明年会大幅度的异常。电机这块,情况也差不多,电机可能要分散度没有像电驱动那么高。

IGBT功率电子这块现在看,前五大厂商份额基本上是被国外拿下,国产我们算是一家。产业的状态应该说是这个状态,实际上国内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左边图电机和成本来说,就是这么一个趋势,电机功率密度来说现有的技术更迭来说,现有体系更迭来说,现在也基本上到了一个瓶颈。控制器的状况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从价格走势来说,现在的模式因为用的都是国外的芯片,在制造来说像一个传机,买的都是模块,整个拓扑都是一样的,两块板加一个电容加一个壳子就是这个水平。另外功率密度来说,国内的确从2013年8月份之后经过多轮技术迭代,把现有这些厂家无论说供应商角度还是主机厂角度,把系统的能量密度基本上做到相对比较优化。这里面的数据还应该改一改,普遍来看从明年开始到后年,现在大部分功率密度可以达到20度,这是一个主流。现在看资本的兴趣已经从电驱动系统的厂家逐渐漂移,更多的往上游来飘,包括功率半导体材料电容传感器,另外跟下游结合的结合。

总体来说基本就是这样,成本渐进底线,竞争进入红海。现有技术接近瓶颈,行业壁垒行业门槛开始出现,投资的资源投向聚焦核心价值环节。判断这个行业由技术导入期进入技术迭代期,产业发展从第一阶段开始第二阶段,这两天也听说所谓新能源2.0的概念。第二供应商与主机厂的分工已经开始明晰,我们接触大的主机厂开始明晰这件事情,我开发到哪为止,零件供应商信得过的你到哪为止。行业整合从供应链上游开始,无论电机还是电控都是这样,说一下技术驱动,功率半导体芯片这块的发展技术驱动的核心在我看来,我们中车看就是这样子,分了几代,现在2016年开始,从普遍来说沟槽珊技术开始,电流的密度今年已经升到300A每平方公里,现在正在做切换,精细沟槽向功能集成发展,现在正是一个过渡期,相应的芯片定制,个性化在行业初见端倪。再往下应该就是如果说从技术驱动来说,技术驱动有内生的力量,肯定是碳化硅,现在看车规车用主流现在应该是碳化硅,氮化镓会有,可能更多在通讯雷达还有一些特殊领域使用,基本有一些共识。目前看也出了一些插曲,比如说普遍清楚碳化硅在200到220度,现在比较新的进展在欧洲包括我们中车这边看有望达到175度,这样看可能会有重大的变化,汽车行业来看成本是一个问题。

封装来看新兴技术及潜在突破技术,新兴技术特别说在个性化定制这一块应该说已经非常明确了,各种吕线键合、铜线键合、铜带键合。未来潜在的突破技术基于高温封装材料、局部散热和低感多功能集成复合型SiC封装技术。电机更多原料有变化,本质上讲还不能算是颠覆性,更多还是原理。现在看这两个可以结合,新型电机控制器拓扑,他们的目标如果特别跟整车结合,当然这不是理论研究,甚至可以达到工况接近30%的效率提升,这是非常恐怖的。电池使了那么大劲,都被废掉了,可以用新的系统设计这个问题。集成就不说了,蔚来说的非常细了。

高性能、低成本,美国能源部的数据跟刚才蔚来提出的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本质从我们现在这个状态是一个跳阶,达到跳阶的状态一定是技术发展颠覆,不能用现在的技术体系。

行业展望,第一个问题就是50KW/L电机的密度和100KW/L功率电子控制器的密度,是不是有足够需求去拉动,没有拉动的话技术虽然可能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达到。第二独立的系统商如何成长,这么多红海,中车的体格都挺难受的。第三是否会出现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中国器件商,上游也包括电容,没有下游的支撑这些都是白扯,电机这个行业都说,大家起了大早,最后都被跨国企业收去了,谢谢大家。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9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直播专题!

PC: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11.html

移动:https://m.gasgoo.com/news/topic/211



中国汽车网(www.powasolar.com)专业汽车网站

作者头像
中国汽车网创始人

上一篇:后补贴时代,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该如何破局?
下一篇: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零跑汽车副总裁赵刚: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进化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