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比亚迪轨道业务总经理李慧:比亚迪云巴引领未来出行

中国汽车网(www.powasolar.com)专业汽车网站
核心提示: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现场嘉宾演讲实录,敬请关注!

为更好地推动全球范围的跨界协同,理清出行公司、汽车公司、城市等各个主体在未来出行生态中的角色,讨论未来出行方式、出行科技、交通结构、交通战略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整个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组织举办2019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以推动出行生态变革、转型创新和国际协同,迎接出行革命。以下为比亚迪轨道业务总经理李慧演讲内容实录:

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在这样一个大会上比亚迪并不陌生,讲到出行,我们更多的想到是我们的汽车,包括今天在座的很多位嘉宾讲的都是车。实际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这么多年做了蛮多的工作,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得到了很多领导、包括我们客户的大力支持。

电动汽车,比亚迪,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

未来的出行是不是只有汽车?这一点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思考。在过去几年,我们也做了蛮多的思考,今天针对未来的出行比亚迪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思考,云巴。“云巴”从这个名字当中可以想像云巴是什么,从字面上看是不是云中巴士?确实特别像云中巴士,程主任对我们有过深入的研究和支持。

我们今天把出行不止是聚焦在地面上,未来的出行可能是立体的。刚刚彭总播放小视频的时候我看了特别有感触,出行未来不止是地下、地面、空中,应该是立体的、多元的,我今天带来的主体比亚迪云巴通过我们的创新在未来的出行上会有一些新的思路,并且我们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我们坚定不移的在实践者。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有三个:第一,城市交通出行现状;第二,未来城市出行展望;第三,比亚迪云巴引领未来出行。

城市交通出行的现状。过去,随着中国以及世界快速发展,整个交通出行目前在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有两点感受比较明显的:第一,城市化;第二,汽车普及化。在座的很多都是汽车领域相关的企业家,包括行业人士。在过去时间里面,面对城市化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和交通拥堵问题。第一,发展了电动汽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针对空气的雾霾我们在大力的推广电动汽车。面对汽车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空气污染可以用电动汽车去解决,但是交通拥堵怎么去解决?汽车越来越多,这张热力图是高德地图的拥堵指数热力图,颜色越深代表交通拥堵越厉害,我们目前全国的城市当中可以看出来,祖国江山一片红。2018年61%的城市在高峰区都处于交通拥堵的问题,并且交通拥堵的状况在剧增。从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再到小县城,毫无例外都面临着交通拥堵,高峰期整个出行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从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交通拥堵导致时间上的成本,大量的增加,这里有一个2018年通勤高峰的十大延时城市的排序,北京、广州、哈尔滨、重庆等等,我们的交通拥堵耗费了大量的民众时间,这个时间浪费实际就是社会成本极大的浪费。

为什么交通拥堵这么厉害?每年都在不断的修建。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道路修建的速度和汽车增长的速度完全是不一样的,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汽车平均以10%几的速度在增长,当然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包括汽车的增幅有大量的放缓,实际保有量在不断的增加。汽车每年保有量大概增长10%几,但道路每年增长大概只有2%左右,严重不匹配,所以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

接下来我给各位嘉宾分享一下未来城市出行的展望,针对交通拥堵这样一个矛盾,未来的出行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样去做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有两张图,大家可以看得出来,一个是东京,一个是北京。这两个城市我们做一下比较。东京的人口大概是在3500万,北京的实际居住人口接近3000万,两个城市差不多,实际东京都市圈它的核心圈面积比北京要小的,它的机动车保有量大概是800万台,北京大概是500万台。从这些指标看得出来,应该讲东京比北京要更为拥堵,车也多、人口城市更密集,实际不是的,东京整个出行非常通畅。原因是什么?很明显,这两张网可以看得出来,就是采用轨道交通的出行。东京有2700公里的轨道交通,大运量、中运量、小运量互补,地铁大运量只有300多公里,占20%左右,其他是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的支持。实际北京地铁比较多,里程比较长。在座很多领导可能居住在北京,北京地铁长度有900公里,马上要超过1000公里,比东京还多,市际交通拥堵还是非常厉害。原因是什么?他只做了大运量,没有做中小运量,和大运量形成互补。一个城市就好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地铁干线是作为大动脉,他的支线是毛细血管,大动脉是通畅的,毛细血管不通畅。我们必须要动脉、毛细血管都通畅,这样整个城市的出行才是通畅的。这样用公共交通,而不是用自己的私家车。轨道交通也是公共交通重要的组成方式。

国家对于整个交通出行也是优先去发展的,公共交通大力去发展轨道交通。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交通强国的路径,实际前段时间也发布了交通强国的相关政策,中间有1、2、3的目标,什么概念?都市内是1小时通行,城市与城市之间是3小时。这个中间我们目前城市与城市之间基本上1小时很多城市都实现了,比如广州到深圳半个小时就可以了,但是可能从广州的一个区到另外一个区得要2个小时,从深圳的一个区到另外一个区也得要2个小时,就是说高铁和铁路让城市与城市更通畅了,但是由于城市内部交通没有发达的大中小运力互补的体系,导致我们目前矛盾还是非常尖锐。

轨道交通是一个政策型的领域,轨道交通也是有相应的门槛,地铁有相应的门槛,以轻轨也有相应的门槛。不同的城市应该选择不同的,适合于自己的轨道交通支持。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目前在很多城市当中大家思考的并不多,其实想到解决交通拥堵发展轨道交通,发展轨道交通修地铁,是不是每个城市发展轨道交通都修地铁。地铁成本也很高。这个时候更多的用中小轨道交通,未来城市比如以北京为例,地铁作为干线,云巴作为支线,穿越到居民小区、商场、医院等等,把整个城市打造成一个通畅的轨道上的城市。未来的出行,就像这张图一样的,是个立体化的,地下的地铁、地面上的有我们的网约车也好,空中是我们的云轨、云巴等等,立体的模式。

比亚迪的云巴是比亚迪积累沉淀了这么多年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技术。我们历时7年时间,投了100个亿,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池。我们目前很多在原来电动汽车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展望,包括我们的自转向桥,包括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我的供电方式,原来传统的地面有轨电池,还有接触网、地面的供电等等,云巴延用了我们原来电动大巴一样的,我们是采取动力电池进行这样的供电,导电轨也是,不用采取导电轨供电这种方式。

云巴一直有这样的技术起源,同时我们在供电系统上采用集约型的供电,我们采取了智能的监控,包括智能的充电管理模式,将我们整个的不止是轨道,包括我们的车,占地面积都非常小,尽可能不要占道路资源,把道路资源留给现在的汽车。我们在空中去占有一些空中的交通界面,并且我们采取自主创新的轻量化设计,把我们的车站更加智能,采取无人值守,并且车站也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等等,将我们的能量利用得更加好。整个云巴是无人驾驶,我们的通信系统、我们的信号系统,采用ITE—U,跟华为一起携手合作的,并且采用2×2安全体系,确保它运营的绝对安全。车载四合一通信,车载PIS系统、车载广播系统、车载视频监控、可视对讲,让我们的系统更加智能、更加安全。

同时我们也很多的创新设计,包括我们的道岔,可能在轨道交通领域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是我们自己完全创新的设计。三开道岔,包括我们的平角道岔等等。整个轨道的交互换乘变得更加安全、便捷。

我们专利分布在充电系统、车辆系统、道岔系统、桥梁系统、通信系统,我们在轨道交通里已经积累了大约4000件专利,我们是厚积薄而发。

云巴采用智能控制,我们整个车辆完全是无人驾驶,车站是无人值守,人脸识别,整个设备的管理采用智能化的设备解决方案,云巴与云巴之间采用自动定位。

未来智慧出行,因为中间也集成了大量的用户数据,我们的云巴可以把用户的需求更多的挖掘起来,让智慧的出行、智慧的停车、智慧的加油充电、智慧的服务,整个融合在一起,打造一个智慧的生态系统,让我们整个出行变得更加美好。整个系统安全,我们采用嵌入式一体化设计,永远不会脱轨。用吊车都不能把车吊起来,部分防台风设计、快速逃生通道、防火材料等等,确保了绝对的设计上的安全。做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故障率在0.001 PPI,发车间隔控制在2分钟,运行更加便捷、通畅。运行速度达到公交2倍以上,包括车身采取轻量化的设计,百分之百的电制动,刹车的时候可以实现动力回馈,车载的动力电池提供供电。

这就是云巴穿行在整个城市中间的场景,这里我们有一个简短的小食品给各位展示一下。

这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景,这里是我们的云巴穿梭在城市的CBD这样的场景,还有包括我们穿梭在办公区、我们的公园、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商场,直接可以通达到商场的二楼,包括我们的旅游区,包括各种城市居民生活的点。

最后我想说的是,比亚迪作为一个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型企业,我们一直在技术方面、在创新方面不断地前进,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出行方式。未来的世界我相信应该是一个通畅的世界、绿色的世界、环保的世界。比亚迪愿意用技术创新来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引领未来的出行,满足人们对美好出行的向往。

谢谢大家!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9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直播专题!

PC: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11.html

移动:https://m.gasgoo.com/news/topic/211



中国汽车网(www.powasolar.com)专业汽车网站

作者头像
中国汽车网创始人

上一篇: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新的业态在出行体系和出行生态中的定位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金康赛里斯 EV首席科学家唐一帆:智能电动汽车领先技术和产品路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