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没人比它们“更懂”召回

中国汽车网(www.powasolar.com)专业汽车网站

消费者所购产品存在缺陷怎么办?

召回呗。在现有社会商业体系下,召回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由缺陷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从企业到消费者,再到市场,“召回”都是解决产品缺陷的好方法。

同时,召回又很难避免。由于现代流水线生产迈入智能化的过程中,工艺水准和技术限制可能导致产品出现残次的可能,因此,“召回”存在社会商业体系下的各个角落,说白了就是商家的主动退货行为,大如汽车,小到玩具,都存在被召回的可能。

召回,投诉,召回,电池

尽管汽车制造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相关技术已然成熟,但面对更复杂的技术工艺,车企在生产端不太可能完全控制产品质量。因此,用户在使用汽车产品时,车辆会因为发动机、气囊、电池等发生问题而被召回。

不过,能否在交付前最大程度降低产品缺陷,是车企在产业转型下的重要任务之一。

“增长”是主旋律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所给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15次,涉及缺陷车辆430.85万件。其中,受缺陷调查影响召回21次,涉及缺陷车辆48.64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11.29%。

其中,新能源缺陷车辆128.38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22.13%。而召回的缺陷车辆中,和往年一样,以乘用车为主,105次的召回中,共涉及缺陷车辆430.455万辆。

召回,投诉,召回,电池

去年同期,国内汽车市场发生汽车召回共67次,涉及32个品牌在内的问题车辆320万辆。到了今年,召回次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8次。同时,2021上半年430余万辆的总量也比2020年上半年320万辆的总量多了不少。

另外,结合汽车投诉网的数据,最近三年的上半年投诉量分别为4975宗、4551宗,5658宗。周知,因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上半年的投诉量相比2019年少了424宗,同比减少8.15%,因此,2021上半年的投诉量相比2020年大增,一共多了1107宗,同比上涨24.31%。

除了召回总量比去年同期多之外,个别品牌的召回也很有代表性。其中,大部分都以豪华合资、进口品牌为主,自主品牌仅排在榜后。

单次召回车辆最多的品牌为奔驰。

召回,投诉,召回,电池

3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召回公告,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因通讯模块问题,自2021年4月12日起召回共计超过260万辆汽车。

而在具体投诉问题上,上半年电子电器问题召回为30次,涉及缺陷车辆超279.16万辆;其次是涉及发动机问题的召回20次,涉及车辆63.65万辆;第三是车身、气囊/安全带和制动/转向原因召回14次,涉及缺陷车辆分别为20.08万辆、4.87万辆和50.70万辆。

另外,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产品与技术更迭速度持续加快,但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也愈加突出,在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方面,投诉的案例也开始出现。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召回公告中,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多达18次,相比去年增加了12次,召回总量也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

召回,投诉,召回,电池

从召回的缺陷问题来看,新能源车三电系统中“电池”无疑占据着首要地位。除了电池之外,电控系统问题也是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召回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涵盖高、中、低不同档次车型,涉及问题也更为复杂。

尽管新能源是行业趋势,但目前新能源汽车无论是行驶中、充电中还是停车时,自燃时有发生。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以自燃为代表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必须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从新规则到新业态

面对居高不下的召回事件,相关部门也十分重视。

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曾发布公告表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已经2021年3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6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生态环境部同意,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按照要求,自今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在2025年7月1日前,第五阶段轻型汽车的“在用符合性检查”仍执行相关规定下的要求。

召回,投诉,召回,电池

同时,《规定》也将产品召回由安全召回扩展至排放召回,并确定了排放危害具体包括三种情形:由于设计、生产缺陷导致机动车排放大气污染物超标;由于不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耐久性要求,导致机动车排放大气污染物超标;由于设计、生产原因导致机动车存在其他不符合排放标准或不合理排放。

这三种情形的规定,将汽车排放领域“出厂合格”的要求进阶到了“使用过程合格”的等级。

时间来到7月,《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开始正式实施,对汽车排放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而在新规正式实施半个月后,上汽通用五菱以一起逾143万辆汽车的召回,成为新排放召回标准下的第一家大规模召回的厂家。

实际上,五菱主动召回的相关车型出厂时满足“国六”的排放标准,但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因为汽车硬件等问题而导致排放不符合“国六”标准。

召回,投诉,召回,电池

该种情况便是《规定》的“排放召回”,也正是对以往召回规定所补充的法规内容。据了解,此前国内汽车召回计划的实施仅限于安全领域,而《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的出台将“排放召回”与“安全召回”摆在了同一纬度之上。

短期来看,排放召回单车召回投入可能高于汽车安全召回,也会给部分排放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和品牌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规定》会促使机动车行业更为重视排放技术研发及相关的标准要求,倒逼企业主动进行技术升级。

近年来,伴随各国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碳中和”、“碳达峰”等成为当下“热词”。

而在推动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治排减排,成为汽车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快速转型的背后需要车主与车企共同背负的成长代价。

召回,投诉,召回,电池

话说回来,对于企业而言,召回并非完全的负面。一方面,它对品牌口碑、后续资金投入等都有不小的影响,甚至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抹不掉的伤痕;另一方面,召回也加速了产品技术进化,如果车企能“以史为鉴,知错就改”,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失为好事一桩。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汽车召回事件,亦无须过分惊慌。如果车企主动召回,我们完全可以抱以宽心去原谅或信任它。因为敢于召回,证明车企没有选择逃避。而且,产品召回只是反映某一批次部分产品不符合相关规范,并非该批次产品全部中招。

当然,如果遇到车辆缺陷而拒绝召回,甚至想方设法逃避责任的企业,我们同样有责任去监督控诉。

中国汽车网(www.powasolar.com)专业汽车网站

作者头像
中国汽车网创始人

上一篇:英伟达收购Arm再起波澜,特斯拉加入反对行列
下一篇:丰田汽车7月产销保持增长,缺芯致增速放缓

发表评论